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枯燥文字
本书标签: 现代 

56人性本“无”

枯燥文字

2300年前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相同时期荀子提出了人性本恶。他们都各持己见,直到现在依旧没有定论。那人性"本"究竟是什么呢?或许咱们可以先抛开人性"本"的问题,先来讨论一下人性"末"。人性"末"顾名思义便是人在后天当中,受到了外界的影响而有的人性的问题。简单来讲人性"末"可归于三类"善","恶","即善又恶"。我们不妨把所有形容性的褒义词归于"善"里,把所有形容性的贬义词归于"恶"里,把所有形容性的中性词归于"即善又恶"里。这样思路便清晰了许多。人性"末"终是离不开人性"本"的,既然人性"本"是在古代闲提出的,那我们也就先从古代谈起吧。古代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各个时期的帝王了,这些帝王的性是各异的,但是却有一个是相同的,那便是傲。那种傲是来自至高权力的傲,是来自万人之上的傲,是来自天下唯我独尊的傲。傲,按照前面的思路是恶的,虽不是最恶,却也是恶的。可单论这一点便可以说他们都是恶的吗?显然是不可以的。他们虽傲,却也有有所作为的,即使他的作为很小。就比如说汉武帝,他是极傲的,可人民依旧尊敬他,因为他赶跑了困扰人民多年的匈奴,这便不是恶。其实所有的皇帝都是如此的,这里便不在多加赘述了,先得出一个他们都是即善又恶的结论吧。但是总会有一些人,跳出来说难道古代贤人也是即善又恶的吗?他们的确是即善又恶的,只是他们的善大于恶罢了,范仲淹说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是大善,以天下为己任的大善,可是他为什么会有这种善呢?无非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和自己的民族罢了,这么理解的话,这好像也算是一种自私了。或许我们又得出了一个新的结论,善和恶是一起相对而出现的。古代也算是说完了,那就说说近现代吧。近代的中国是屈辱的,不堪的,被打怕了的。那份骨子里对中国地大物博的傲,也随着烟消云散了,人们躲在满目疮痍的中国,自己变成了侵略者的玩物。此时终是有一些人站了出来,诸如鲁迅,***等。他们是优秀的,是为了中华民族而善的,可善中却也多了些恶。他们一味地抨击旧思想,旧文化,旧道德,就是想要抛弃中国文化,全面接受西方的民主,科学,却忘了自己的文化,这何尝不是一种恶呢?只是这种恶的本意是善的,也印证了善和恶是一起相对出现的道理了。在看向现代,***拆北京城,为了北京的发展,却摧毁了古城,本意也是善的,可那件事却具有了善和恶的两重性质,有人唾弃,有人赞扬。所以人性"末"

我知天高任鸟飞

也知话说三遍淡如水

阿严老婆望喜🥰

上一章 55面对 枯燥文字最新章节 下一章 57做一只特立独行的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