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我想和你穿山越岭来相爱x
本书标签: 现代  现代小说  长篇小说 

轮渡2

我想和你穿山越岭来相爱x

我和我母亲住在浦口。现在进城要比从前方便得多。有隧道,有地铁,有二桥、三桥、长江大桥。

我对轮渡的记忆是美好的。

我家那时候也在浦口。到了上小学的年纪,父亲看不上浦口学校任课老师的水平,于是托人把我送进了市里念书。

我从家去学校,坐船最方便。为此父亲还替我包了一辆马自达。早上坐马自达去浦口码头等过江轮渡,十五分钟一班,一次五角钱,在中山码头下,走不久就能抵达学校。

我母亲晕船,所以父亲教我如何坐轮渡。

那天的阳光像银子,碰撞在一起能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我们坐的是中山11号渡轮,白色的船身,船顶是生姜黄。我拉着父亲去二层甲板上看长江。冷透了的江水,在江边岩石上翻起带着泡沫的白浪,父亲叮嘱了我很多注意安全的话。对面驶过来一艘渡轮,甲板上也站着和我一般大的女孩儿,齐肩发,穿一对漂亮的粉色凉鞋,一手牵着妈妈,一手拉着爸爸,江风吹着她的头发,美极了。我盯着他们一直看,直到脖子扭酸再也看不到。父亲不知道我到底在看什么,他在船舱里给我买了包煮花生。那包花生被我一直吃到下船回家。

如果味道可以被具象化,长江轮渡对我来说就是充斥着盐水煮花生的咸香。

现在很少有人专门坐轮渡去市里。

渡轮比我记忆中的样子小很多,也旧。暗淡的船舱里陈列着五六排西瓜红的塑料座椅。我和母亲挑了两个没有开裂的,面对面坐下。

我给母亲准备了茶苯海明片,还有风油精,母亲摆摆手对我说她还撑得住。

母亲一直试图抚平她并没有褶皱的衣角,除了紧张,我还看得出她抱有一点期待,以及害怕失望。她把那支豆沙色口红拧开来很多次,擦了又补,西瓜红的座椅被她嘴唇上的一抹艳丽衬托得仿佛一地凋零的花瓣。

她忽然说:“妈妈是不是总让你为难。”

我一时语塞,母亲也没有听到我回答的打算,自顾自地说下去,“等会我们下船,时间早的话还可以去你原来的小学看一看,说不定能碰见你的小学老师……”

可惜母亲没能如愿,父亲的儿子开了车在码头等我们。我们俩初次见面,还握了握手。我说:“我就是胡灵,这是我母亲胡红燕。”

“你们好你们好,”他说,“我是郁焱,我父亲已经在饭店里等着了。”

我们一路上有一搭没一搭地聊天,郁焱比我小一岁,去年结的婚,女方在医院里干护理工作。“我爸的腿,一到阴雨天就动不了,坐起来都难,我太太正好在医院,也方便照顾老人。”

直到郁焱说他母亲现在就靠人工呼吸器吊着一口气时,我握了握母亲的手,母亲没有开腔。

饭店是郁焱提前订好的,是家老字招牌,生意火爆。热闹的气氛似乎冲散了我母亲脸上的那点僵硬。

为了掩饰我的尴尬,我扶母亲走进包厢。这家饭店的桌布上金色花纹繁复典雅,有种低调的华丽。

父亲坐在轮椅上,他胖了许多,人也变得慈眉善目起来。和我记忆中的父亲天差地别,可是我并不觉得矛盾。他看上去很高兴,招呼我们赶紧坐,问郁焱有没有让我们等太长时间,又絮絮叨叨地向我们解释,现在私家车越来越多,一到下班时间开车还不如走路……

一切比我想象中的要顺利得多,连母亲也渐渐放开了,甚至有时候会被父亲刻意的冷笑话逗得笑意盈盈。他们仿佛从来没有分开过一样,丝毫不提及往事。郁焱很会捧场,我们自然得简直像真正的一家人。

回去的渡轮上,郁焱给我发来微信,他打了很长一段话,大意是,父亲一直很想见见我母亲,只是不好意思去提。郁焱说他自己倒是没什么关系,成了家以后看得更开了,他母亲现在都这样了。如果可以的话,想让我母亲常来看看父亲,老爷子很久没这么高兴过了。

母亲仍坐在来时的位置,不是同一艘渡轮也没什么关系。她和来时一样沉默,但她的嘴角放松,眼神明亮,她不说话只是因为有些累。我想母亲在饭桌上一定察觉到郁焱的意图:他想让我母亲替他照顾父亲。只是这根本不是口头上说说那么简单,这关乎着两个家庭。而母亲显然也知道,这些敏感的话题被她用碗碟声搪塞了过去。

母亲把头靠在船舷上,她的食指贴在冰冷的窗上写着什么。母亲活到现在这个年纪只会写她自己的名字。胡红燕,这三个字是当年父亲把着她的手一笔一画教她的。我不忍再看,渡船很快就要靠岸。

这一刻真是离谱到讽刺,我相信我的母亲爱我,我也想让她幸福,可是私心里她找任何人当老来伴,也不情愿这个人是我父亲。

上一章 轮渡 我想和你穿山越岭来相爱x最新章节 下一章 轮渡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