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醉唐风流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变身  穿越     

第171章宣威使

醉唐风流

车船真正的大规模应用还是在宋朝。

那时,不光车船的数量越来越多,不论海船还是内河,几乎到处都在用车船,而且车船的技术也大大进步,各种形制的新奇车船层出不穷!

最厉害的还是车船越来越大!

大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里就有记载,当时宋朝为了平定洞庭湖杨么的叛乱,专门赶制了一批被命名为“飞虎战舰”的车船。尺寸:长三十六丈,广四丈一尺,高七丈二尺五寸。

换算成后世长度,也就是长达一百二十米、宽十二米多、高度二十米多!

要知道,后世华夏的驱逐舰也才一百三十多米长啊……

可见宋朝造船技术有多惊人!

虽然那些船还没造好,杨么就被战神岳飞用步兵灭掉了,不过后面那些船被岳飞赏给了韩世忠。后来韩世忠打败金兀术的侵略时,靠的就是宋朝强大的水军,其中飞虎战舰起了巨大的作用。

……

宁书臣要搞车船,自然是直接照着宋朝时更先进的技术来的,而且结合后世的传动技术进行了一些改进。

所以宁书成这些车船内部,并非直接由船工踏动曲轴,再带动轮船外面的明轮转动那么简单。而是用传动机构,把径向转动转变为水平转动……简单来说,就是弄了个累死磨盘一样的装置,只要一头牛或者马绕着磨盘不停的走,就能带动两只轮子的转动了。

牛跟马的力气,自然不是人力能比的。

耐久度更是远远超过人类!

因此,宁书成这些车船外面的明轮,也比宋朝那些要大得多,从而,船速自然也快了很多。

而且那些牛马就算是出什么意外生病了、累坏了,也完全可以用人提不上去推磨。

最后就是这些船,被宁书成改名叫做明轮船,简称轮船。

——实际上,轮船的称呼就是这么来的。

清朝时,由于鞑子朝廷对华夏技术的封锁和抹杀,很多古代传统的技术都失传了。车船就是其中之一,于是清朝时的华夏人,竟然都不知道华夏古代有这种东西。

然后等到清末,欧美列强开着用蒸汽机驱动的“车船”纵横华夏洋面时,船身两侧那硕大外露的“车轮”给人造成很大震撼。于是,华夏人就形象的把这种船称之为轮船。

再后来,虽然螺旋桨技术替代了明轮,船上已经看不到轮子了,但这个叫法还是习惯性的一直保存到后世……

宁书成这些横空出世的轮船,虽然还没有宋朝的飞虎战舰大,但对荒岛上那群海盗的震撼,却绝对不亚于清末时被列强巨轮战舰震惊到的国人!

而沙滩上的谭静波,在震惊过后,也认出了那些轮船上硕大的旗号——“大唐泉国公!”

“泉州漳州潮州外海宣威使!”

“宁!”

每艘船上,都挂着三面这样的大旗。

“宁”字旗不用多说,按照古代制度,大将或者高官出巡时,都要打上自己的姓氏旗帜,算是一种荣誉。

另外两面大旗则是宁书成的官职和爵位。其中,泉国公的封号也不用说,而那个宣威使的职位,则是宁书成在上个月刚从李二那里讨要来的。

古代的很多官员,可不敢主动跟皇帝要官,既是胆小,也是为了彰显自己淡泊名利……但后世来的宁书成却知道,很多领导不怕你找他要好处,却就怕你什么都不管他要!

因为,这样会让领导疑心——这家伙是不是翅膀硬了?不再需要我,也能“独当一面”了?

尤其是喜欢自称孤家寡人的皇帝们,最担心的,就是手握重兵的大将,在外面不受控制。

而比这更让他们担心的,则是那大将不但不听话,还有自立的能力——自己创造财富的能力!

要知道,在没有网络和电报的古代,皇帝的旨意是没法及时传达到前线的,能控制地方官员和外地将领的方法,就只有卡住财政这一个手段。让你离开朝堂就没有军费,那么你自然就不得不求着朝廷了。

可宁书成却是个奇葩,他可是被人称作财神,随便想出一个招数,都能创造天大的财富!

因此,李世民对他势必更加担心。

宁书成于是就在一个多月前,联合漳州刺史夏云惠、潮州刺史张志和,又逼着泉州刺史李显纯,死人一起给李世民上了一道奏疏。

大致意思就是说东南外海海盗猖獗,经常寇略州县,连堂堂泉国公的船驾都被海盗给攻击了……总之,就是把宁书成自己形容得羸弱无比。然后,请求朝堂发大兵来讨伐那些海盗!

这招,叫做以退为进。

李世民自认为聪明,拿到奏疏后,果然如同宁书成想的那样,立刻放下了对他的大半疑心,还开心得幸灾乐祸:“呵呵,你小子也知道怕了?被一群海盗逼成这样,看来这小子也成不了什么气候,不用太过担心。”

至于发兵剿灭海盗,宁书成都算准了李世民不会答应的。

因为他早就从各种迹象推断出,李世民正在备战高丽,正捉襟见肘嫌兵马和军费不够呢,怎么可能还专门发兵跑福建来?

而且腹黑的说,李世民也巴不得那些海盗一直压制着宁书成,让宁书成没法羽翼丰满,他这个当皇帝的菜能放心。

这就是帝王心术!

事实也果然如宁书成推测,李世民根本一个兵都没派,也不给钱,就给了宁书成一个三州外海宣威使的虚名,让他自己剿匪。

在李世民看来,老子只给你一个名头,你手里没兵没粮,还不是什么都做不了?但你还不能说朕不支持你!

而且,李世民还同时把夏云惠三人都封为宣威副使,名义上是帮助宁书成剿匪,其实也是让他们三个进行监视……

但李世民肯定想不到,他这个封号,简直就是给宁书成瞌睡送枕头!

而夏云惠本就是宁书成扶持起来的心腹,还拿着他的把柄;潮州刺史张志和,也已经被宁书成用椰子贸易的巨额利润给收买了;还有泉州刺史李显纯,也在宁书成的收买加威逼双重手段之下,乖乖屈服了。

这三人,对宁书成哪能起到一点监视作用?

他们已经跟宁书成成了利益共同体,只会帮着他一起瞒骗朝廷!

上一章 第170章疑是神舟来 醉唐风流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72章开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