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醉唐风流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变身  穿越     

第115章历史名人

醉唐风流

接连被宁书成和赵霸解决了几个之后,面前的贼寇,就只剩下两个了。

刚才那么多人,尚且搞不定宁书成和赵霸两人,更何况现在呢?那两个贼寇显然也是想到了这一点,终于怂了,转身就准备跳河里逃跑。

宁书成哪会给他们这个机会?

猛地飞起一脚,将某个贼寇掉在船板上的短剑踢飞出去,正扎进一个贼寇小腹上。那贼寇惨叫一声委顿在地,没力气再跑了。

赵霸速度更快,一刀就将另一个贼寇脚筋挑断,然后赶在那贼寇落水之前,将对方拉回船上,一脚踩在脚下!

终于解决了面前的敌人,宁书成顾不上庆祝,赶忙往岸上看去。

刚才多亏了那个年轻人出面相助,但又被面前几个贼寇缠住,都顾不上查看那边的情况,也不知那年轻人怎么样了?

可别遇到危险才好!

“呀?”

一看之下,宁书成就大吃一惊,只见岸上那些贼寇竟然全都已经躺在了地上,只剩那个年轻人还站着!

可是,刚才岸上的贼寇数量,比跑到船上来的要多三倍以上啊!

也就是说,在宁书成跟赵霸联手解决了五六个贼寇的同时,那年轻人就干掉了将近二十个人!单枪匹马!

而且速度比宁书成两人还要快!

这……

这是什么样的身手?

宁书成正愣神间,只见那年轻人扔掉手里断成两截的木棒,然后远远的冲船上这边拱拱手,转身就准备走人!

帮了这么大的忙,却一句话都不留,事了拂衣去!

这莫非就是李白诗中才有的那种侠客?

“壮士留步!”

宁书成怎能错过这样的人才?冲动之下,直接学着演义小说里的台词就冲年轻人叫道。

年轻人头都不回,摆摆手,扬声道:“萍水相逢、拔刀相助,本就不求回报。公子不必多说。”

“不是……”

宁书成急了,迅速思索一下,赶忙道:“壮士,就算不需我报答,可你就这样走了?岂不闻,送佛送到西?”

年轻人终于停下脚步,迟疑了下,回头奇怪的问:“你是说,你接下来还可能遇到危险?”

“很有可能!”宁书成随口瞎掰,“我练字和谐人是什么身份都不知道,他们就这样半路冒出来,想要我性命!谁知接下来还会不会有他们的同伙?壮士,你就当是帮帮忙,送我回到洛阳城再做计较,可好?”

年轻人又迟疑了下,总算回神答应下来:“唉……也罢!反正同路,也耽误不了什么时间。”

宁书成赶忙道谢。

然后检查了一下,发现几艘船上的船工,大半都受伤了,还有三个遇难的。这些宁书成都会厚厚的抚恤,自不用说。

看这里距离千美纸坊还不远,宁书成就让赵霸回去找些工人过来帮忙开船,然后一边帮船工们包扎伤口,一边跟那年轻人攀谈。

年轻人倒是很豪爽的性子,问什么就说什么,很快宁书成就搞清楚了他的身份。

陈政!

那年轻人的名字,光州人士。

光是听到这个名,宁书成就大吃了一惊——这可是个大名人啊!

为了确定自己没搞错,宁书成还冒昧的询问了陈政的出生年月、家庭情况等,然后终于确定了,这就是那个大名鼎鼎的陈政!

后世很多普通人,可能没听说过此人,但此人的功绩,却超过历史上很多名垂千古的名将!当然,陈政还没出生的儿子,功绩比他更高。父子俩的功绩和名气自古也都是被放在一起的。

直到二十一世纪时,华夏东南沿海、湾岛、东南亚几乎所有国家,只要是有华侨的地方,就都有供奉陈政父子的庙宇!

无数人,把他们当做神灵崇拜——就是因为陈政的战功,以及他儿子的治政能力和功勋。

简而言之,原历史中,陈政早早就从军,因为勇武过人,成为李世民的嫡系亲军,随着李世民参加了很多战争,比如对突厥、对高丽等战争,陈政都有参与。

等李世民的儿子唐高宗继位后,福建土人作乱,骤然间就攻陷好几个州县,举国震惊!

但当时,唐朝的主力军队都放在北方边界上,要用来对抗突厥等北方胡人,根本没法分兵到南方去平叛。

于是朝堂上商议了很久,最终决定让左郎将陈政前去平叛,但却没有士兵给他,要陈政自己回老家去招募人手、自己培训士兵。

这不是诚信为难人吗?

俗话说皇帝还不差饿兵,陈政却除了个圣旨之外什么都没有,怎么平叛?但陈政没有拒绝,回到家乡光州(后世河南固始县)迅速招收丁壮。当时整个光州都只有不到两万人,在陈政的号召下,踊跃参军的就有七千多人!

带着这么多父老乡亲,陈政上路了。

必须一提的是,蛮僚作乱的地方正好就是宁书成被赐封的地方——在泉州和潮州之间!在唐朝时,那里可是一大片原始山林,根本连道路都没有,语言又不通,条件非常恶劣!

陈政带领士兵们进入当地后,还没有开战,就因为水土不服、病疫流行等原因,导致了大量伤亡。然后,蛮僚又趁机将陈政的人马围困在一座山头上,虽然打不过陈政,却想把陈政的人都困死在上面!

陈政几次想要突围,都因为不熟悉地形等原因而失败。

消息传回朝廷后,唐高宗震怒,想要处置陈政出征不利。然后陈政的母亲,当时已经七十四岁的魏敬夫人上书朝廷,要求带着剩下的两个儿子,以及孙子,再次招募丁壮前去平叛,将功赎罪!

唐高宗允许了。

于是,魏敬夫人又从光州和附近蔡州等地,招募了八千多人,亲自带队前往岭南。因为这两次出征,光州的成年丁壮几乎被抽调走八成!整个光州都快空了!

这一次出征,仍然灾难重重。

还没等到地方,陈政的两个兄弟,就先后因为水土不服,中了瘴疠而死。

七十多岁的魏敬夫人,含泪埋葬了两个儿子,然后带着当时只有十三岁的孙子陈元光,继续领兵上路!

终于,到了地方之后,在魏敬夫人的指挥下,跟儿子陈政内外夹击,以少胜多,大胜数万蛮僚土人!

上一章 第114章恶战 醉唐风流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16章开漳圣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