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爱卿散文诗歌集第十六集跨海集
本书标签: 现代 

关于美食

爱卿散文诗歌集第十六集跨海集

爱卿认为,对一个即将上绞刑架的死刑犯最大的惩罚还不是上绞刑架本身,而是上绞刑架之前最后的那一顿晚餐,或者早餐,绞刑一般都是早上举行的。上绞刑架反正脖子一勒,犯人还没反应过来,一切就已经结束了,啥也不知道了,上天堂或者下地狱去了。而那一顿最后的晚餐或者早餐,享用的时候犯人还活着,还有人类的意识,一想到这么好吃的东西再也吃不到了,你想想他该有多痛苦?这种痛苦恐怕比上绞刑架带给他的惩罚还要痛苦。

一个热爱美食的人必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

比如苏东坡,尽管受了满肚子的委屈,但不管被流放到哪儿还是乐呵呵地先填饱肚子再说,至于满肚子的委屈放两个屁就完事儿了,肚子饿了可不行,得先找点吃的东西填进去。

爱卿认为,苏东坡对中国人的最大贡献,还不是他的诗文,而是他发明的东坡肉东坡肘子等等美食。他的诗文毕竟只有少数读书人能享用,但他的东坡肉东坡肘子等等凡引车卖浆之徒都能享用,惠及万民。他甚至还是中国绿色水果的推广先驱,把荔枝这种水果之王推荐给了全体中国人,日赕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今天,我们一吃到荔枝就会想到苏东坡,嘴角会自动泛出一丝笑意,坡兄,你说的没错,果然好吃。

正因为苏东坡好吃,所以哪怕他受了再大的委屈但一想到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还吃的东西等着我去吃才没有抹喉上吊。

爱卿到过很多城市,发现一个真理,但凡某个城市以美食闻名,那个城市的自杀率都几乎为零,而那些没啥好东西可吃的城市自杀率往往高过其他以美食闻名的城市。思来想去,缘故大概还是只能归纳为那个城市的人不好吃。如果那个城市的人好吃的话,那恐怕他们早就发明好多好吃的美食来吸引挽留那些想不开的人了,那些想不开的人一闻到美食的香味儿还会去抹喉上吊?鬼才相信,自杀率自然会降下来。

还有,婴儿是人类天性的最好体现,没有哪个婴儿不热爱生活,也没有哪个婴儿不好吃。所以,越是好吃的人就越是保留了自己人类天性的人,就越是热爱生活的人。

结论:吃货万岁!

同意的举手。

2018年5月21日晨

诗意锦江

貌似每一位诗人的笔下都应该至少有一条河,或者江,要不然这位诗人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似的,这条河或者江就是诗人的母亲河。泰戈尔笔下流淌着恒河,惠特曼笔下流淌着密西西比河,普希金笔下流淌着伏尔加河,莎士比亚笔下……莎士比亚笔下好像没有流淌着泰晤士河,估计莎士比亚那个时代泰晤士河太脏太臭,莎士比亚每每掩鼻而过,更别说为泰晤士河写诗留传了。

依此古今中外的通例,爱卿的笔下也应该有一条河,或者江,将锦江引流到爱卿的笔端应该再合适不过,因为锦江就在爱卿的身边脚下,顺手牵……河,省力,省事。

锦江其实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江,既没江的长度,也没江的体量,不过,小而美,从浣花溪到九眼桥短短的一段流淌着太多的诗意,催生过太多诗人的灵感。如果把江河也比作母鸡,诗歌也比作鸡蛋的话,那锦江这只小母鸡就生过太多的鸡蛋了,其产量和质量好像丝毫不比恒河、密西西比河、伏尔加河那些大母鸡老母鸡差。

下面这一组诗歌也算是锦江这只小母鸡产下的蛋。这几只蛋的味道有点老,是老调重弹,意思不外乎“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啥的,爱卿自己弹着都觉得没劲儿,所以最后一首雄起了一下,西岭东望呼快意云云,整组诗歌这才算是低音起调,高音压轴。

成诗时间:2018年5月30日

锦江

锦江一泻三千里,东流到海不复回。

逝去岂是一江水? 叫我如何不流涕?

滔滔清流东向海,杜鹃泣血唤不回。

昔日萧郎今又来,唯见浪间飘落英。

日日夜夜歌不断,愈听愈悲愈戚戚。

仰天徒然唤奈何,晚照如何唱黄鸡?

我是人间惆怅客,锦江恰是我呜咽。

萧萧雨中叹流波,夜来落泪到天明。

子在川上唤奈何,青丝缕缕尽漂白。

西岭一发向东海,清流何曾倒向西?

一波未平波又起,浪起浪落东逝水。

滔滔清流锁不住,微风拂泪伤客心。

涓涓清流变浊浪,浊浪滚滚裹淤泥。

恰似岁月催人老,几人能不失初心?

西岭东望呼快意,上触天宫下踏地。

东海滔滔万吨水,涓涓滴滴起足底。

东望 步郁达夫

东征西讨难惜身,半吐狂言半为真。

英雄犹惜跨下马,浪子回头怜美人。

仰天枉叹天作孽,又鞭的卢海扬尘。

六国尽灭何可补? 博浪一椎击帝秦。

 

拜友

君自东京来,应知东京事。

滔滔东京湾,大鲸有几匹?

联手屠大鲸,问君可有意?

齐吼双起刀,鲸血染龙庭。

下水古冶子,上岸吕洞冰。

平生何所愿? 弃刀追仙人。

祭出万古刀,东京试锋刃。

环顾何萧萧? 无敌空泪零。

戏评爱卿的练功诗

爱卿以为,锻炼身体应该成为我们每一个人每天的必修课。

在这一点上,古人可谓煞费苦心,编出了种种说辞来引诱我们锻炼身体,什么长命百岁,什么得道成仙之类。长命百岁有可能,得道成仙就是哄人的了。要是练练功就能成仙,那今天青城山上的仙人恐怕比游客还要多,我们咋一个也没遇到呢?

古人这么煞费苦心地编造出得道成仙之类的谎话来哄骗我们,其实不过是为了说服我们每天伸伸腿扭扭腰锻炼一下身体而已,不把好处说多点,说玄点,怕你不上钩,这同商品推销员不把他的商品吹上天怕你不买是一个道理。但古人的用心是好的,顶多不过是叫你要多多锻炼身体而已,不像鸿茅药酒瞎吹什么秦始皇喝了他的酒也能活过来,再一次统一华夏,不,统一台湾,其用心不过是为了掏你的腰包,良心大大的坏。

爱卿的练功诗可谓多矣,练功没能让爱卿得道成仙,倒是得了不少诗。在这一点上,爱卿继承了太白遗风。李太白也练功,只不过他把练功说成是修道求仙,故意说得高大上,其实也就伸伸腿扭扭腰,顶多再瞎舞几下破剑而已,哪有那么玄乎的?爱卿没李太白那么滑头,咱站桩就是站桩,练功就是练功,咱不扯犊子说什么自己是在修道求仙。做人应该低调,低调,咬人的狗不叫。

既然是练功诗,自然就少不了这方面的专业术语或者典故,比如下面这两首。

上一章 戏评爱卿诗歌中的爱国主义情怀 爱卿散文诗歌集第十六集跨海集最新章节 下一章 站早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