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战术战役将领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莫德尔

战术战役将领

保卢斯是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末期被苏军俘获的,当时他所率的第六集团军已深陷苏军的重重包围,突围是完全不可能了。而先前由曼施坦因组织的营救部队也被苏军打退,到1943年1月份的时候,整个第六集团军在苏军的连续打击下已逐步崩溃,全军覆没是迟早的事情。

在这样一种情况下,希特勒于1941年1月31日将保卢斯晋升为元帅,并表示“在德国历史上,还从来没有元帅被生俘的”,这意思很明显了,就是要保卢斯带领他的第六集团军顽抗到底,在战斗到最后的时候保卢斯要杀身成仁。

在接到了希特勒的晋升令后,保卢斯叹息道“元首真是慷慨”。但保卢斯并没有按照希特勒的意愿死在战场上,而是向苏军投降了,其实那会只要保卢斯不想死,投降就是唯一的选择,在他投降之前,他的部下也已陆续投降了苏军,外无援军,内无弹药粮草,这样的抵抗毫无意义,他是死是活对于战局来说已没有任何作用。

保卢斯最终选择投降,也跟他的性格有关,在担任第六集团军司令之前,他一直从事参谋工作,没有亲临一线指挥大兵团作战的经历,作为参谋来说,他的主要任务就是帮助上级决策,按照上级的指令行事,长期的参谋工作也使他养成了只按照上级指示,但不根据战场实际情况决策的性格。在斯大林格勒战役末期,他的部队有好几次突围的机会,但是希特勒命令他死守斯大林格勒,作为战地指挥官的保卢斯来说,虽然他知道死守下去机会渺茫,但他仍然按照希特勒的指使原地坚守而丧失了突围的机会,使整个第六集团军最终在劫难逃。

这个性格对于一线带兵作战的将领来说就是个致命的缺陷了,而长期在一线指挥作战的莫德尔就完全不是这个性格,他的脾气非常火爆,会根据战场的实际情况来进行决策,哪怕这个决策会违抗上级的命令,他也不惜与上级争吵,在莫德尔的军旅生涯中,与上级争吵是家常便饭。其实只要是德军中的名将,无论是古德里安、曼施坦因还是隆美尔,他们都经常会做出违抗上级命令的事,如果第六集团军的情况换了是他们三人中的任何一人,无论希特勒下怎样的死命令,他们早就脚底抹油带着部队开溜了,只有保卢斯还在原地傻傻地守着,把希望寄托给了不靠谱的空头,后来当曼施坦因前来援救他的时候,他的部队都已无力配合,最后等来了全军覆没的结局。

这样的性格说白了就是软弱,保卢斯从骨子里来说是个软弱的人,一个软弱的人你要他去自杀他又怎会真的去自杀呢?而且保卢斯投降的时候,德国还没有完全失势,苏德战争的胜负还不明朗,说不准以后德国赢了,自己也能脱困,或是通过交换战俘的方式,说不准他也能回到德国那边,后来德国方面也曾打算用斯大林的大公子去交换保卢斯,只是这个建议斯大林没同意。

当然,按照德国军人的传统来说,战败了并不需要自杀,投降也是一个选择,在德国二战期间的26名元帅中,真正因战败而自杀的也只有莫德尔和格莱姆两人,而莫德尔的情况就与保卢斯完全不同。

首先在性格上来说,莫德尔是个非常强势的人,执行命令起来也是说一不二,有着极高的荣誉感,对于他来说,投降这种事情显得太过于屈辱,打心里不愿投降是他选择自杀最主要的原因。

其次当时的德国败局已定,唯一的希望就是能在东线战场上拖住苏军,同时在西线挡住美英盟军的进攻,这样一来还有些资本能跟美英谈判,运气好的话,如果能跟美英媾和,就可以全力对付东线的苏联,说不准还能避免战败的结局。

而要达成这个目标,挡住西线的美英盟军就是最大的前提,战争末期的时候,莫德尔就负责指挥整个德军的西线。虽然莫德尔是希特勒的“救火队员”,是超一流的防守大师,但他手上只有50万的兵力,面对的却是齐装满员的200万盟军,完全是力不从心。

1945年4月18日,莫德尔统帅的德国B集团军在盟军的一连串打击下完全崩溃,全军伤亡10万余人,被俘37.5万余人,鲁尔工业区也落到了盟军的手上,战到这个时候莫德尔也知道无力回天,便做了最后的打算。

4月21日,在B集团军群覆灭后的第3天,莫德尔把写给妻子的信件交给了他的副官,之后就带着3名随从人员来到了杜伊斯堡北部的一片森林,一路上他身边的人多次跟他谈到投降的问题,莫德尔说“我不能投降,我已被宣布为战犯,俄国人和美国人会毫无犹豫地把我吊死!”

不愿苟且偷生的莫德尔要求他的第二参谋皮林上校向他开枪,遭到皮林的拒绝,于是莫德尔就用手枪枪套指着两颗他所选定的栎树,说道“就把我埋在这里吧。”在临死的时候, 他身边的2名军官还在竭力阻止莫德尔不要自杀,但莫德尔不听,他绝望地谈到了西伯利亚劳改营的恐惧,随后莫德尔就向身边的军官们握手告别,最后,他说道“我从未感到如此地绝望,我只效忠于德国,”随后莫德尔就用一把6.25毫米的绍尔M1913手枪对着自己的太阳穴开枪自杀了。

对于莫德尔来说,当时他已经绝望,死亡是他脱离痛苦的方式。

当然,莫德尔在战场上也有一些残暴的行为,比如在波兰战场和苏德战场上,他的部队曾有过屠杀的历史,而在1944年底的阿登反击战中,他的部队也有屠杀美军战俘的行为,这些行为很可能会使他在战后的审判中被判死刑,莫德尔认为自己手上沾满了盟军的鲜血,在战后不会得到盟军的宽恕,这也是他自杀的重要原因。

不过如果他真的向美英盟军投降,那么战后他或许能逃过一命。在战后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起诉的纳粹将领中,与莫德尔一起在东线作战的曼施坦因元帅就被判处了18年有期徒刑(1953年赦免),而嗜杀成性、素有“吃人的野兽”之称的舍尔纳元帅也只被判了10年,凯塞林先是被判了死刑,后来又改为了无期徒刑,所以如果莫德尔能活到战后,生还还是有可能的。

上一章 曼施坦因 战术战役将领最新章节 下一章 坦能堡战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