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夫君是山狼
本书标签: 古代 

朱高炽:5

夫君是山狼

永乐六年(1408年)八月,明成祖认为:“统御之初,己升北平为北京,今四海清宁,万民安业,国家无事,省方维时,将以明年二月巡幸北京,命皇太子监国。”随后其与永乐七年(1409年)二月北上,命皇太子朱高炽监国,命吏部尚书兼詹事蹇义、兵部尚书兼詹事金忠、左春坊大学士兼翰林侍读黄淮、左谕德兼翰林侍讲杨士奇辅助监国。随后于经过了近一年的准备,永乐八年(1410年)二月至七月,明成祖第一次亲征蒙古。十月,朱棣返回京师,太子监国期结束。此次监国时间为一年又十个月。朱棣在第一次命太子监国前,召集金忠、蹇义、黄淮、杨士奇等四人称:“居守事重,今文臣中留汝四人辅导监国,若唐太宗简辅监国必付房玄龄等。汝宜识朕此意,敬恭无怠。”巧角保这些大臣能够纠正朱高炽施政中的错误,保证正常的政治秩序得以施行。

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朱棣第二次巡幸北京。命皇太子朱高炽监国,皇太孙朱瞻基随行,又命兵部尚书金忠、学士黄淮、谕德杨士奇、洗马杨溥辅助皇太子监国。永乐十二年(1414年)三月至六月,朱棣第二次亲征蒙古。九月,朱棣回到南京。这次监国时间长达一年又九个月。

永乐十五年(1417年)三月,朱棣第三次巡幸北京,命朱高炽监国, [37] 命尚书蹇义、谕德杨士奇、侍读兼赞善梁潜辅皇太子监国。由于北京宫殿基本修缮完毕,因此明成祖抵达北京后遂再未返回南京,并决定自永乐十九年(1421年)起改北京为京师。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二月,朱棣将朱高炽及群臣迁至北京。这次监国时间长达三年又十个月。永乐二十年(1422年)三月至九月,朱棣第三次亲征蒙古。在此期间由皇太子朱高炽监国,由蹇义、杨士奇辅太子监国。时间为七个月。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七月至十一月,朱棣第四次亲征蒙古。命杨士奇等人辅太子监国。时间为四个月。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四月至七月,朱棣第五次亲征蒙古。七月,朱棣去世于榆木川。出发前明杨士奇辅太子监国。时间为四个月。 [38]

短期在位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七月十八日,六十五岁的朱棣在北征返京的途中病逝,病重前的朱棣发下遗诏,将帝位传于皇太子朱高炽,同时赐朱高炽玉押曰“人主中正”。英国公张辅、阁臣杨荣秘不发丧,军中一切如常。同时,派杨荣与太监海寿进京密报,朱高炽得知后立即派儿子朱瞻基出京迎丧。此吋稳住局势是朱高炽的首要任务。朱高炽受命后,立即采取一系列行动。首先,立即召见吏部尚书蹇义、大学士杨荣、杨士奇等心腹讨论布防事宜,同时又与礼部尚书吕震“议丧礼”。由于朱棣北征,故军队精锐具随其行,而驻扎在京师的兵士多老弱。为了保卫京师安全,朱高炽又立即遣书谕随征的宁阳侯陈懋、阳武侯薛禄,命其率领原随驾精壮马队三千里驰回京。这是充实京师军队,稳住内部局面的必然举措。同时,再命附马都尉沐昕掌南京后军都督府事,命太监王贵通率下番官军赴南京,镇守宫中诸事。最后,召前户部尚书夏原吉“同议合行典礼”。直到皇太孙朱瞻基迎接到明成祖遗体,方公开发丧。

上一章 朱高炽:4 夫君是山狼最新章节 下一章 朱高炽: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