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东宫—庭院深深深几许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东宫  李承鄞小枫   

素材

东宫—庭院深深深几许

台下人走过,不见旧颜色。

台上人别歌,人生皆粉墨。

大家好,欢迎来到天上人间·春花秋月何时了的国风专栏之国粹艺术的专栏。我是这一期的传承人:柒月。

这一期的刊首语,浅而易懂。没有喧嚣的,过多的解释,主人公就是台上之人,与台下之人。台下之人欣赏着台上人的风姿,台上人表现了自己的别离之歌。而这曲子唱的,便是人生粉墨。

这就是我们的国粹之一:戏曲。

过去的人们,对于唱戏这个职业,是看不起,看不上的。像我们熟知的“戏子”,就是旧时代对于他们的称谓。哪怕是梨园中的姊妹头发花白,容颜不再,青春早已落幕。出去乞讨,也未必会有人赏施。

“梨园弟子白发新,椒房阿监青娥老。”

不过在他们的骨子里,流淌的不是粉墨,而是血液。是有温度,有气节的忠志之血!

程派创始人之一程砚秋,看不起那些“卖国贼”,不甘为侵略者唱戏,演出。断然辞别舞台,隐居深林,直到新中国成立,他才在荧幕前活跃起来。

这是什么?这是骨气!这是来源于一个戏曲人的骨气!这是他那颗赤诚的心!一颗爱国的心!

与隔江犹唱后庭花的亡国女戏曲人不同,与已是华发满头的梨园弟子们不同,他就是他,是那个被人们所熟知的程派创始人之一:程砚秋先生。

由此可见,也许戏曲,并不是我们印象中那样的不堪入目,戏曲人也不是我们眼中的那样柔柔弱弱。

如今的戏曲,因为人们的不认可,不喜欢,已经逐渐在人们的认知中淡去,传承人越来越少,知音者越来越少……

不!不该如此!戏曲,是我们的国粹啊!

也许在老一辈人的血液里,流淌着热血,可也会有戏曲的一影,也许在新一代人眼里,流淌着热血,也会有一丝孤独的一影,她是戏曲。

如今的我们,该把这些艺术传承下来了。戏如人生,我们的人生何尝又不想戏本子里的情节,有时曲折,有时平缓,有时欢乐,有时悲伤……

戏曲,其实就是我们社会的缩影。

一抹粉墨,也许也会给你的人生带来不一样的精彩。一折水袖,也许也会在你的人生中留下或深或淡的一笔。

戏子多秋,人生多秋。

却道天凉好个秋!

戏曲啊戏曲,请你不要放弃

有人,来传承你!

好了,这一期的节目就到这里了,感谢大家的收看,我们下期再见!

手动狗头保命

对不起

明天补两千

保证保证

槐花印(原创)

世人皆说“三秋桂子”,桂花,虽然还不如豌豆粒大,但是却能散发出很浓郁的芳香,琦君在《桂花雨》中也表达了桂花那香飘十里的浓郁的芬芳,这大抵是别的花都比不上的。因此我也很喜欢桂花,喜欢她娇小的体型,喜欢它浓郁的香气。但还有一种花,我也同样喜欢。这种花,就是槐花。

有几日的晚上到公园去散步,隔着老远也闻到了槐花的香味。槐花虽然没有桂花那样浓郁的芬芳,但也有自己的香气,自己的特点。那是一种怎样的味道呢?当我第一次闻到那种味道时,就有了一种大哭一场的想法,像是有了一种回到了故人的怀抱的熟悉感,亲切感。当那种温暖的味道沁入胸膛,就感到浑身暖暖的,像是被阳光照射了一般,像是被雨水滋润了一般,像是被微风吹拂了一般。

有的时候总是会想,我上一世是不是槐花精灵呢?要不怎么会莫名产生一种熟悉且亲切的感觉!我们往往总是会有这样的感觉,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却有了一种熟悉的感觉。无论是对他乡,又或是故乡。

故乡虽不是槐花之乡,也不是桂花之乡,却总是让我有一种亲切的感觉,也许是因为这里栽着瑰花与槐花,也许是因为这里载着特殊的感情……

我永远都爱恋我的故乡。

我永远都思念桂花与槐花的清香。

上一章 现代番外 东宫—庭院深深深几许最新章节 下一章 民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