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大唐挽歌:秋风悲画扇
本书标签: 古代  历史向  古代言情   

若是无心何来痛

大唐挽歌:秋风悲画扇

太平被宫女搀扶着回了寝殿,歇了一会儿,叫来宫女棋语:“待会儿你去内文学馆,帮我和范老先生告个假,说我受了伤,明日不来了。”

“是。”

棋语就要退下,太平又叫住她:“帮我看看婉儿在不在,最好在她在的时候说去。”

“公主?”

太平皱眉:“怎么了?”

“没什么。”棋语不敢再问,低头要走。

“对,我喜欢她。”太平没有再掩饰,朗声说了出来,“我也要她喜欢我。”

婉儿翌日晨间来的,太平不知道棋语对她说了多少,只是她看起来与之前并无分别。也许是不知道,也许是看不出。若非如此,就是讨厌我,故意装作不知道。

“婉儿。”她在帘幛中坐起身,一手撑着身子,“你怎么不过来?”

婉儿走上前去,掀开帘幛,在她的身旁坐下。

“公主,这是怎么了?”

她的声音还是那么低,扣人心弦。

太平看着她出神片刻,用没受伤的手褪下外衣,把中衣从领口扒开,露出一段雪白的肩。还要往下褪去的时候,看见婉儿疑惑诧异的目光,她勾起嘴角:

“你不是想知道怎么了吗?”

婉儿顺着她的肩向下看去,胳膊开颜料铺子似的红紫乌青,肿胀了起来。她仔仔细细盯了好久,皱起眉。她一定很疼吧,这么想着,婉儿忽而眼角泪水流了出来。她不知道自己为何流泪,只是觉得心很痛。为什么会心痛呢?她想不明白,为什么要为她心痛呢!她转头拭去泪花,对着公主勉强笑了一下:“殿下,这里还疼吗?”

太平看婉儿只盯着自己的伤处,一点都不往旁边的地方看。这个女人,果然是没有心。

“疼,疼得很。婉儿,你帮我搽药吧。”

“我?”

“是啊。你不愿意?”

“哪里,只是——”

“药在棋语那里,你问她要过来。”

婉儿无奈,只得听从命令,拿了药过来。太平看她修长的指节划过自己的肌肤,仿佛看见了以后日日耳鬓厮磨的模样。这么一想,邪念不禁从心头生出来,轻轻唤了一声:“疼~”

“疼么?殿下稍稍忍一下吧。”

“你就不能轻一点嘛。”她撒着娇靠过去。

“别乱动!”

“我怎么了嘛,又凶我。”太平长长的睫毛垂下来。

婉儿不再作声,默默帮她擦着药,手上也稍微重了一些。太平感觉到了,默默在心里嘀咕,不防一阵剧痛袭来,不是从胳膊,倒是从心口。

外边两个宦官走来,站在殿门前,大声禀道:

“殿下,太子薨了!”

那一年,李弘突然离世,长安城一片肃杀。没有张灯结彩,没有歌舞升平,李治抱着儿子的尸体,痛哭不已。天后亲手为儿子写《一切道经序》,每每想到逝去的长子,心就痛得不能自持。李治颁布制书,给儿子上了孝敬皇帝的谥号。李弘没有真正做过一天皇帝,若是做了,一定是个好皇帝。他孝顺,仁厚,一身正气。他会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天子。

李弘无子,他死之后,李贤顺理成章做了太子。李治因为儿子去世,心中郁结,身体一天不如一天。他召集群臣,想要让天后摄政,那些正统的大臣们自然不同意。朝野议论纷纷,都说皇帝被女人迷昏了头,即使身体不好,太子已经大了,可以独当一面。李贤文韬武略,善政治国,朝臣对他赞不绝口。要摄政,也是太子,那里轮得到天后?

宰相开口便是:陛下奈何以高祖、太宗之天下,不传之子孙,而委之天后乎?

李治无言以对。总不能说,他舍不得皇帝的位子,若是传给李贤,以后便再没有掌权的可能。只有这个相伴多年的女人,他信得过,也知道朝野不能允许她谋权篡位。无奈朝臣的话滴水不漏,天后掌权,的的确确是乱政。他只能作罢。

李贤做了太子,正可谓如鱼得水,恰好可以一展抱负。他开始修《后汉书注》,趁此召集自己的智囊,一举一动像极了天后。天后召集的北门学士,也是私人的内阁,独立于朝堂。天后看他得心应手的样子,不免有些着急。她不喜欢这个儿子,也从不掩饰,没多久就派人送《少阳正犯》和《孝子传》给太子府上,这是暗里说他不配做太子,甚至连儿子都不配做。李贤一肚子气,天后自己干政他就忍了,还反过来教训他?

他不明白母亲为何独独讨厌自己。明明他是兄弟中最突出的,无论从哪一点来看都是如此。为什么,为什么母亲偏偏不爱他?哥哥为了嫁出两个姐姐,惹母亲生了那么大的气,还是她的心尖肉。李贤万般努力,战战兢兢,母亲从来不正眼瞧他,还说他不配做太子?

李贤的奉议郎,名叫薛绍,是李治姐姐城阳公主的小儿子,算是李贤的表弟。薛绍两岁就做了奉议郎,父母死的早,从小和诸皇子皇女一块儿长大。李贤一肚子埋怨,有时也和他说说,不至于郁结于胸。

一日,李贤、李显和薛绍在禁苑花园漫步,忽然听得有女子的声音,正在吟诗。几人走过去,看见一个宫女模样的女子正捧着书卷,而坐在下边托着腮静静听着的,正是妹妹太平。

“月儿,你怎么在这里。这又是谁?”李贤问她。

太平站起来:“这是我的侍读婉儿。”

婉儿行了肃拜 礼,刚要退下,太平拉住她。

“听说阿娘叫了个掖庭女奴给你做侍读?”李显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阿娘不是最宠你么,怎么就这样对你呀?”

“你怎么说话呢?”太平又拉住要走的婉儿,“婉儿比你那些半吊子侍读,可有能耐多了。我看呀,阿娘是不宠你才对。”

李显哈哈一笑:“一个女子,除了《烈女传》,还会读什么?”

“《诗》、《书》、《礼》、《乐》、《易》、《春秋》。”婉儿一字一顿地说。

“你开什么玩笑,这国子监的监生都不一定读的全,在这里扯谎吹牛?”

“婉儿她没有说大话。”太平站在她身前,忽然有了一种盛气凌人的感觉。李显见妹妹似乎生气了,轻轻哼了一声,道:“那就试试。”

“薛三郎,你是太子侍读,与公主侍读比试赛诗如何?”

“英王,这不妥吧。诗是陶冶情操,修身养性的,拿来比赛——”

“你这就怕了?”李显挑了挑眉。

薛绍没有办法,只得应承下来。选定了题,李显对他说:“三郎,你可不能给我输了。”

“英王器重,臣不敢当。”

半柱香的工夫,婉儿作好了诗,呈给众人。薛绍不久也呈上了诗作。婉儿的诗缠绵悱恻,薛绍则血气方刚。文韵却是婉儿更胜一筹。 李显一看,皱起了眉:“三郎,你怎么把诗做成这样,是不是过于谦让了些。”

“臣不敢。公主侍读的诗文词句,的确胜我许多。”

太平回首看向婉儿,对她笑了起来,笑得灿烂极了。婉儿低首,也报以一笑。

回寝殿的路上,太平忽然问婉儿:“我的两个哥哥,你觉得哪一个更好?”

“公主问这做什么?”

“你别说到其他事上去,我问你话呢。”

太平有些小心思,李贤和天后长得最像,性格也像。而自己和三哥哥李显长得颇像。她是想问,婉儿是更喜欢母亲,还是更在意自己。

“我看啊,奉议郎薛三郎温文尔雅,我觉得他最好。”

“薛绍?他哪里好了?”

“他诗写得好,人又温和,见地也高,和英王说话不卑不亢,很值得托付。是个做丈夫的好人选。”

“做丈夫?”太平皱起眉头,“怎么,你又想要他做丈夫了?”

“哪里,我可不敢。三郎确实是个好男人,实事求是而已。”

太平拦在婉儿前面,郑重其事问:“你是不是对他——”

婉儿笑了:“我要是说,我是真的喜欢他,公主准备杀我么?”

太平咬着牙,她知道这不是真的,可眼中还是泛起了泪花。不,不能让婉儿看见。她转身,一句话没有说,快步走远了。

上一章 你是我一生的梦 大唐挽歌:秋风悲画扇最新章节 下一章 看春风拂面若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