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笼雉
本书标签: 古代  替身  权谋     

东厢倒·壹

笼雉

  “既然镇北王如此直接,”赵缅绫笑了下:“那本宫也直接点。”

  “镇北王今日一席话,让齐王丢盔弃甲,本宫想知道这其中缘由。”

  赵无忱笑了笑,指了指空的茶盏,等到她乖巧地给自己添了茶,才缓缓地开口:

  

  “我与齐王都是被父皇带在身边的皇子。

  “父皇好战,我们俩从小就在军营里,每天读兵书习武,十岁就上了战场。

  “第一次上战场,巧的是,也是与北燕作战,那时候北燕远没有现在强大,后陈那时还是叱咤风云,兵过之境,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我与齐王并肩上了战场,但齐王一向学武不精,作战时我们分开了,后来战胜,我再寻找他时,才发现他已经被北燕掳去。

  “父皇大怒,但又不敢强攻,最终我主动请缨,去与北燕谈判。

  “我到了敌营,要求北燕王将我掳了,把齐王放了,北燕何其狡诈,准备掳了我却不放齐王,好在齐王敏捷,我略施眼色,他就及时跑了出去。

  “那时北燕军营驻扎在山间,地势险要,易守难攻,而且地形复杂,很容易被埋伏,但齐王记忆尤好,回到军营后连夜画了地形图,最终助父皇直捣敌营,把我救了出来。”

  

  赵无忱说完,不动声色地抿了口茶,面上波澜不惊的样子。

  赵缅绫仔细回想了一下,问道:“那如此说来,齐王还与你是同生共死过的?可今早上你们剑拔弩张的样子,丝毫看不出往日的情义了。”

  赵无忱轻笑了一声,缓缓道:

  “这宫里,何来的情义?”

  

  直到赵无忱告辞了,赵缅绫还没从这句话里回过神来。

  生死与共的兄弟情,也能在这宫里磨完了,在宫里长大的孩子,生时无人真心以待,到老去,也没哪份情可以带走。

  赵缅绫突然就明白,赵无忱不想争这权位的端由了。

  

  或许是看出镇北王在朝堂上略微护着赵缅绫,群臣一时安分不少,也没敢再在朝堂上给赵缅绫难堪,出兵北燕之事一时被压下来,赵缅绫也乐得清闲自在,每日下了朝就换了便衣去京城里,四处逛逛倒也有趣。

  转眼这日子过去大半,过了秋季,天气转寒了,过年的气氛也渐渐染上了,宫里挂了不少彩灯,婢女们脸上也是带笑的,因为年底就可以领年俸了,各宫娘娘们更是不用说,早就准备了不少贡品,年底啊,可以回家省亲了。

  

  昨夜下了场大雪,早上醒来的时候,院内铺了层雪毯,赵缅绫披衣坐起,想起今早是难得的休息,不用上朝,便自己更衣梳洗,走出殿外,在雪里站了会儿,有些许恍神。

  从砖红的殿门向外看,依稀可见远处,不知道哪家殿外,挂了大红的灯笼,在略显昏暗的晨光里闪着红色的灯火,殿外的雪早就被细心的侍女扫开,显得满是烟火气。

  赵缅绫心中没来由地一阵感伤,或许自己是这宫里,唯一没感受到过年气氛的人。

  正想着,身后被人披上一件貂裘,赵缅绫转头,见是樊珑:“公主可当心着身体,外面冷,进屋赏景罢。”

  “樊珑,”赵缅绫握住她搭在自己肩上的手,问她:“过年你可回家?”

  樊珑愣了一瞬,低声回道:“我家里没人了……”

  赵缅绫这才想起,申后还在时,曾经用樊珑给自己树威,那时她便说过,家中已经没人了。

  “也罢,”赵缅绫想起申后,心里也有些异样:“今年过年,咱们一起过。”

  

  想起申后,赵缅绫想起她的陵墓,终究是抑制不住自己的想法,唤了马车,往郊外的陵墓赶去。

  到了陵墓前,赵缅绫遣散了下人,正准备将樊珑也遣退时,樊珑却仿佛洞察她的心事般,拉着她的手,声音里带了些哭腔:“就让奴婢也留着罢,申后是奴婢的恩人……”

  赵缅绫蹙眉,终究是不忍,让樊珑留下。

  

  于是,很多想说的话,也不能说出口了。

  赵缅绫默默地将墓上积雪扫去,看着樊珑坐在墓旁,哭得梨花带雨,突然觉得,申后走得倒也值得。

  樊珑渐渐止了哭声,指着墓前的一簇白花问道:“公主,这是……”

  赵缅绫之前光顾着扫墓,现在才发现墓前竟还有一簇花,她拿来看了,花很新鲜,还带着露珠,像是今早才来的,说明送花人才走不久……

  ……这种时候,除了她自己,还有谁会来看申后?

  

  樊珑显然也意识到了问题,想了想突然道:“这或许是镇北王。”

  “今早我听隔壁厢房的丫头说,镇北王昨晚要丫头在京城连夜买了花,说一定要白色的,今早又摸着黑出了宫。”

  赵缅绫略一思忖,道:“应该是如此,那人还没走远,我们追上去,本宫还想找他一叙。”

  于是立即掉转了马车,她们快马加鞭,果然在路旁见到一驾马车,赵缅绫确认了是镇北王,唤樊珑去请他一叙。

  

  赵无忱显然没想到能在郊外碰见赵缅绫,神色略带了些讶异,问道:“公主为何在此?”

  赵缅绫略想了想,决定还是不告诉实情,便道:“准备去京城里玩玩,刚好在路边碰到了镇北王的马车。”

上一章 金玉局·叁 笼雉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