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影视同人小说 > 综影视之宫斗大杂烩
本书标签: 影视同人  如懿传  甄嬛传     

清平乐之仁宣皇后 18试探(二合一)

综影视之宫斗大杂烩

景祐四年,禁中终于闻到了婴儿的啼哭声,但赵祯还未及欣喜,当天,小皇子便夭折了,其生母俞娘子自然是伤心欲绝。幸而,不到一年,俞曼娘又被诊出有娠,也算予她一点慰藉。同年,陪伴赵祯多年的苗心禾也终于怀有身孕。苗心禾和俞曼娘同时有孕,但二人在赵祯心中的地位自是不同,也是为此,中外皆将目光放在了苗心禾身上,不过苗俞二人倒未因此生分,反倒凑在一起养胎闲聊,情谊更深厚了。

苗心禾不知什么原因,直至养了四个月的胎才上报给曹丹姝。曹丹姝心知赵祯有多渴盼有一个皇子公主,知道后立刻前往福宁殿准备告诉赵祯这个好消息。

曹丹姝到时,赵祯正在看劄子,她本能准备回避,却被赵祯拉住

赵祯“不用回避,旧劄子却是好文章,日后怕是可以收到史书中的……”

如今已进入春季,衣衫减褪不少,即便隔着衫群,曹丹姝也能感受到赵祯掌心的热度,果如她想象的那般,温暖。

虽说先前已决定日后要规行矩步,可自己于他一贯只有丢盔卸甲的份。

恍惚间,曹丹姝已经站在了赵祯身侧,一起看起了集贤校理余靖上的劄子。对上官家温柔的眼神,她忍不住对余靖指责赵祯偏听昏聩抒发了自己的见解,说范仲淹虽有铮铮铁骨却缺少圆滑,实力又远不足与吕夷简相抗,赵祯将范仲淹贬黜出京正是出于公正,余靖实际是以汉皇吴主的两用无猜迫赵祯偏颇范仲淹……

曹丹姝一番阔论之后才惊觉不妥,忙向赵祯请罪。

这些年,赵祯对曹丹姝亦是了解不少,自然知道其聪慧,不想她对朝政也有几分见解,倒是叫他另眼相看,但这其中不免掺杂着几分警惕。

赵祯“无妨。”

赵祯“你对他们每一位都评得很对,不过,有一点却说的不对。”

赵祯“范仲淹虽资格、官位、故旧、门人无一能与吕相相比,然而他所行的便是千古士人心中的儒家大道,那么他的根基便是这天下间无法抛却儒家大道的士人哪。”

曹丹姝有些明悟

曹丹姝“范仲淹这样的人,是在京城还是边城,是在朝中还是乡野,又有什么关系呢。他不是个能被世俗利益得失所牵制的人,这君子大旗立得越高,越是能激起朝堂乃至天下士人心中的血气呀。”

赵祯见曹丹姝照着自己给她规划好的道路去思考,露出了真心实意的笑容——聪明人总是自负的,也喜欢自作聪明,更遑论世家精心培育出来的牡丹,骄傲却易折,曹丹姝也不例外啊。

赵祯“对了,方才你说,过来这里是有家务事,怎么,后宫还有你解决不了的麻烦?”

曹丹姝“这家务事不是麻烦,而是个喜事。”

曹丹姝“昨天苗娘子对我说,她大约有喜了。”

曹丹姝话音刚落,便见赵祯一脸兴奋,一面吩咐宫人去请御医给苗心禾诊脉,一面急匆匆地赶去了仪凤阁。

曹丹姝立在一旁,静静地望着赵祯远去的背影,望着它渐渐缩成一个黑黢黢的点直至消失才收回目光,缓缓垂下自己高傲的头颅,戴着的红珊瑚鎏金冠子也在夕阳映照下显出几分黯淡。

赵祯听到王医官确定苗心禾怀有身孕后喜不自胜,他已近而立,但至今却膝下无嗣,宗室、朝臣早已心思浮动,若是禁中再没有孩子降生,选立宗室子是必然的。可他如何能甘心,自己为了做好这个皇帝,付出了这么多,不敢有自己的喜恶,不能表露自己的私心,如今却要为他人做嫁衣,他终归不是圣人,还没大度到那份上。如今禾儿和曼娘有孕,无论是男是女,选立宗室子的事便还能拖一拖,自己也能喘口气。

赵祯望着小心抚摸着肚子的苗心禾,暂时将这么烦心事抛在了脑后,只剩下对她的万分怜惜,忍不住怪责自己对其忽视甚多。禾儿对他的心意他不是不明白,只是,他对禾儿,永远只是兄长对妹妹的疼惜,是亲情,不是爱意,他可以保她一辈子衣食无忧,保她在后宫中安稳度日,可别的,他给不了。

或许是因为不知该如何面对她的深情吧,赵祯有时会故意回避苗心禾。对于苗心禾有身孕一事,他是高兴的,这意味着她除了自己还多了一重倚靠,她的生命将不再只围绕着自己;可同时,他亦是自责,觉得自己未能保护好她,在他以为她还青涩稚嫩时,她却在他不知觉间已经初具母亲的成熟慈爱。

是他亏欠了禾儿。

爱与不爱,苗心禾还是能看得清楚的,官家对她永远没有那份心。可那又如何,她要的不多,哪怕是他眼底的一点点怜惜,已经足够了。

她靠在官家怀里,感受着他胸膛的温度,这片刻的安宁,便能令她回味一生了。

这几天,赵祯一直处于兴奋状态,就连讲课上,赵祯都拉着晏殊一起想孩子的名字。可直到吕夷简早朝上提出皇嗣生母苗心禾品阶太低,可升迁其为昭仪的建议,叫他难得的欢喜泄了几分。

下朝后,赵祯直接就去了坤宁殿。和曹丹姝寒暄了几句,他便试探性道出自己的来意

赵祯“禾儿入宫这么多年,却依然只是个郡君,是委屈她了。”

曹丹姝立马明白,官家这是要给苗心禾晋升,

曹丹姝“如今苗娘子为官家孕育皇儿,这便是再无可推却的大功。待皇儿降生以后,自当按前例晋升。臣妾想,言官也不会再提出异议。”

赵祯“若是我不想等皇儿降生呢?”

赵祯歪过头直视曹丹姝

赵祯“我要在皇儿出生之前将心禾升至昭仪。”

曹丹姝知道官家待苗心禾不同,可她从没想过,官家会为了她违背规矩,她是不是小看了这个温柔娴静、没有特色的人了?

曹丹姝的气息难得露出一丝不稳

曹丹姝“这,本朝从未在皇儿降生之前,越数级将郡君晋升为九嫔之首的先例呀。言官必然会劝谏。”

赵祯“禾儿入宫多年,温柔静婉,如今还为朕孕育皇儿,昭仪一位,如何担不得?”

曹丹姝“并非只苗娘子未得晋升,这几年并无任何嫔御能得升迁。资历比苗娘子深的杨娘子未能晋升,就连先前孕育皇子如今又怀有龙胎的俞娘子亦未能晋升。”

如今倒想起禁中还有位怀有身孕的嫔御,先前往仪凤阁那儿去得够勤,而曼娘那儿只有坤宁殿的宫人去看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古人诚不欺我。

赵祯看着一本正经解释的曹丹姝,越发不耐烦,说出的话也更刺人

赵祯“禾儿自然与别人不同。”

这个回答叫曹丹姝越发黯然,这个别人,是不是也包括我?心情虽低落,但曹丹姝面上倒不露一丝破绽,气质如华,叫人瞧不出悲喜,但心里对苗心禾的关注又提了一截。

也是,她若真是善良柔弱,没什么手段,也不会被净妃针对了那么久还稳稳当当地待在宫里。

其实,若没有先前被弹劾的那件事,她倒是不介意让苗心禾上位,也好压一压杨靖的风头。可惜,禁中漏得跟筛子一样,根本瞒不住消息,现在自己若不阻止到时传了出去,那些朝臣肯定又会上奏弹劾,自己决不能再出差错了!

曹丹姝定一定神,冷静劝道

曹丹姝“在官家心中,自然不同。但在旁人眼中,苗娘子与其他嫔御并无不同。”

曹丹姝“臣妾在正位中宫后曾在景祐元年提出将苗娘子在内的三位郡君升为才人,官家亦欣然应允。未想,遭到言官反驳,说后宫嫔御已坐享百姓供养,锦衣玉食,无功升迁,空增骄纵之气,臣妾亦得了以公器示恩笼人的批评。”

赵祯“这次与那次不同,便算有人啰嗦,亦不会连累你。立刻将禾儿升为昭仪,是今日吕夷简在殿上当众提出的。”

曹丹姝镇定的神情对上吕夷简,到底露了惊讶

曹丹姝“吕相?”

赵祯“苗娘子升昭仪一事确实破例,这是朕的意思,可以不牵连皇后。”

曹丹姝“臣妾反对在皇儿出生之前即刻册封仁寿郡君为昭仪,并非是因为害怕言官责备,而是臣妾认为不妥。此事既是后宫事宜,在臣妾应担负的职责之内,臣妾便需得将臣妾反对的理由上陈陛下。”

曹丹姝“景祐元年之事,臣妾初时深觉委屈受辱,后却悟得大错有三。其一,臣妾当时初掌后宫,需要支持,确有结交嫔御之心。这心思本没错,但臣妾本该在平日相处、言谈处事中让她们看到臣妾的真情实意和才德能为,而不该取巧,以食朝廷俸禄的妃嫔之位,为自己增恩信之荣,此错在,德不正。”

曹丹姝“其二,先郭后与二美人之争引起朝堂轩然大波,多位朝臣卷入其中。由此,臣妾本该想到,后宫之事并不单纯是官家的家务事。朝臣像关注前朝政事一样审视妃嫔升废。臣妾初入宫,尚不知情势,更无权威,便急于行中宫之权,此错在,谋不足。”

曹丹姝“其三,三位郡君皆资历甚久,端庄勤谨,升她们为才人本不为过。她们未要求升迁,是臣妾为之,她们安然接受,未曾推辞,是人之常情。然因先郭后之事,朝臣对后宫言辞甚苛,她们三人,品行皆受质疑。因为臣妾有私心,又筹谋不足而连累她们,这是臣妾最惭愧之处。此错在,虑不周。”

赵祯听完曹丹姝列举的三罪,未发一言,直接出了坤宁殿。走在长街上,赵祯忍不住勾起嘴角,露出讽刺的笑容。她有结交嫔御之心是无错,别人安然接受晋升便是无可厚非,面上装的大方,可临了遇到了事,也会想方设法地为自己开脱。她确实不似寻常闺阁女儿,行事作风倒跟朝上的臣子一样,虚伪至极。也好,她既要贤名,朕便成全她的这片心意!

曹丹姝虽有心用规矩压制官家,但本意却是不叫朝堂再起波澜,尤其是听到这次升迁是吕夷简提出的,更是担心他有什么阴招,甚至那些话是有意在官家剖白自己,希望官家能明白自己的苦心。此时的她绝想不到,此法反倒败坏了自己在官家心中对她本就不多的好感,日后,官家更是直接将她当做朝臣一样疑心不已。

***

赵祯本来就不喜欢被别人辖制,朝臣的掣肘已经让他很烦躁了,而曹丹姝偏偏也要向那些臣子一样,用那些令人压抑的规矩去压制他,所以他对此很不满。而且一开始,他对曹丹姝便有偏见,所以,对于曹丹姝大义凛然的规劝,他就会用最大的恶意去揣测她背后的目的。

就个人的理解,尤其是在为他人或自己解释时的“人之常情”与“无可厚非”是同一个意思,都是表示虽有缺点,但是可以理解或原谅的意思。用这个意思再去看曹丹姝说的第三错,总感觉有点绿茶的意思。

上一章 清平乐之仁宣皇后 17曹氏女 综影视之宫斗大杂烩最新章节 下一章 清平乐之仁宣皇后 19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