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历史军事小说 > 制霸水浒之我是天魁星
本书标签: 历史军事 

第65章 京城才女

制霸水浒之我是天魁星

一夜之间,成为一个大红大紫的明星,这是多少人的梦想啊。有的人穷极一生,也无法达到。而有的人在不经意间,就成为了这样的人。

当第二天的阳光照进这汴梁城的时候,大街小巷都在传抄着两首小令新词。

《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东京汴梁内城,这不光是有钱人的圈子,也是文化人的圈子。宋词,作为和唐诗一样中国文学巅峰上的明珠,在这个时代是绝对的流行文化。因此一旦有好的新词,传唱率是相当高的。

而今天的主角就是这两首小令《如梦令》。

我住的客栈对面是一个卖文房四宝的店铺,可是清晨一大早就排起了长龙。害得我没有办法睡觉。我从窗户望出去,我的天啊!怎么这么多人?排在前面的人都是带着宣纸出去的。这个店铺的纸是不要钱的吗?还是出现纸张停产,需要抢购的问题吗?为什么这么多人,一大早的就在这里排队买纸。

我把店小二叫了过来,问道:“对面是怎么回事?怎么一大清早的就这么多人排队买纸?”

店小二笑道:“今天我也纳闷呢?原来前面这家店的生意也不怎么太好啊,今天怎么这么多人买纸呢?后来我一打听才知道,出事了!”

我道:“出什么事了,需要买这么多的纸,这纸不是写字才用的吗?”

店小二继续道:“正是出现了需要写字的大事情,才使得大家都来抢纸,有的商人也发现了商机,他们不写字也来囤积居奇,准备大捞一笔。”

造纸术是中国四大发明之一,汉朝时期就有了,发展到宋朝,这个技术已经很成熟了。这造价成本虽然比现代社会要高一些,生产技术也没有现代社会这样的机械化,产量也不是很高。但是那时候人们的文化普及程度还差很多呢,普通百姓基本上是不怎么用纸的,所以也一般不会造成供不应求的情况。

历史上发生过一次供不应求的情况还是发生在晋朝时期。左思写了《三都赋》,人们竞相传抄,以至于洛阳纸价飞涨。因此留下了“洛阳纸贵”这个成语成语。

我问小二:“到底出了什么事情?人们在这里抢纸?”

小二道:“听人们说啊,这东京城流行了一首新词,大家都抢着去抄呢!有些人家里没有纸就出来买了,买的人多了就有些人要囤积,于是大伙抄不抄的都来抢纸了。”

我道:“一首新词而已,至于这样吗?”

小二道:“别人还真不至于这样,就是当年苏学士填个新词也没这样过。不过今天这个填词的有些特别。”

我道:“怎么个特别法?”

小二道:“特别的是,这个人是一个女子,而且是个只有十六岁的女子。真是旷古少见啊。大家都说这个女子乃是李佐郎的千金,他家出了个才女呢!。”

原来是这个样子,我想我已经差不多猜到,这个旷古少见的才女是谁了。中古历史上所记录的才女不少,但是真正名实相副的却少之又少。究其原因,就是古代女子受教育程度的比较少,而有些女子稍微有些过人之处,就被冠以才女之名。而他们流传下来的作品少之又少,而且流传度也很低。

就比如当垆卖酒的卓文君,人们知道的更多的是她慧眼识巨,一段凤求凰的爱情故事。还有流落在外的蔡文姬,人们更多的是感慨她的悲凉,她的《悲愤诗》、《胡笳十八拍》有几个人能说得出来呢?咏絮之才的谢道韫,除了他的那句“未若柳絮因风起”,我们还知道她别的诗作吗?

唐朝著名的女诗人薛涛,大家记住她几首诗呢?鱼玄机,可能一大半,甚至更多的人都不知道她的名字,有多少人知道“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是她的名句?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娶的小徐妃,也就是花蕊夫人,也号称是一代才女。但是她原本是蜀国孟昶的妻子,除了留下那首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我们还真不知道这花蕊夫人还是个“烈女”。

古代讲究女子无才便是德,所以很多女性都不朝这方面努力。偶尔出现几个不错的便是才女了。

但是!!!我们今天遇到的这个才女,可真是不一样的风景!她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大女词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她的词作已经不必要和那些所谓的才女相提并论了,而是她的高度可以比拟中国任何一位文学大家。和李白、杜甫、欧阳修、苏东坡这些文学顶峰的人都不遑多让,李清照是我的偶像。要是能让我见一见这个千古才女,也不枉我来到这个世界一回,那就真是值了。

我走出客栈,前面排队买纸的人,依然排着长龙。这些人在排队无聊之际,也在相互议论着,而这些议论的焦点,也都围绕着这首词,这个人。

一个人对前面的人道:“这位仁兄,你也是买纸来抄那首《如梦令》的吧?”

那人道:“那不是废话吗,不抄《如梦令》来这里买纸做什么?可惜家里的纸用完了,不然我早就抄完,唉,看这架势,轮到我们的时候可能都卖完了。”

另一个道:“你们知道吗?这首词昨天晚上才流传到这市面上的。现在还没见着呢,都说这个女词人才十六岁,名叫李清照,是李格非大人的掌上明珠呢。要是谁能娶到手,那是不枉此生啊。”

后面有个大约四十出头的人感叹道:“李格非家出现了一个千年难遇的才女啊!”

旁边有人道:“这位大人,此话未必太满了吧,千年一遇有些过誉了吧?”

中年人道:“那你们看过这首词了吗?”

旁边人道:“不曾看过,我就是来抢纸的,看见大家都在抄,就来凑凑热闹。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中年人道:“我虽未看过,但是看过的朋友都赞誉有加,而且都是一些成了名的文豪呢?”

有一个人又道:“你们知道为什么这么多人都要抄这首小令吗?”

很多人都在摇头。那人道:“有人说的是咱们的当今圣上偶然间看到这首词,非常喜欢,御笔亲题,写了挂在御书房里。蔡太师看见赵官家都挂了,蔡太师也在家里亲笔写了,挂在书房,大家猜才知道的。要是不好圣山怎么会挂呢?当今圣上可是这方面的行家。”

众人纷纷附和,看来宋徽宗赵佶在文化方面的号召力真是没说的,绝对专家水平。也有些人道:“不知道这出自女子之手的词曲是个什么风韵,真想先睹为快啊。但要传到我们这里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我忽然来了一个灵感,我问店小二道:“你们这里有纸笔吗?给我拿一些来。”

小二道:“有倒是有,但是客官你看现在这纸都卖的这么火了,你看………”

我拿出二两银子道:“这个够吗?”

小儿笑道:“够,够,够!”可不是够吗,平时这些银子恐怕十张都够了。

小二给我取来纸笔,我刷刷点点,将两首《如梦令》都默写在了这张宣纸上,由于这些日子和萧让相处的时间比较长,我的书法水平明显进步了不少,隐约也有了一些书法家的风范。

写完,晾干。我拿着刚写好的纸,对着人群大声道:“我这里有李易安的新词,有想先睹为快的来,价高者得。”

群众沸腾了,还真有抢先版啊,谁都想先睹为快。于是一大群人向我围拢了过来。

上一章 第64章 东京汴梁 制霸水浒之我是天魁星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66章 拍卖《如梦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