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古代小说 > 寻约
本书标签: 古代 

奇事(下)

寻约

符原收下了。他拍了慕桑的肩膀一下,然后对他挥了挥手。

慕桑也做了同样的动作。一直等到符原乘坐的马车在街角拐弯前,符原和慕桑还在互相挥着手。

慕桑看着马车和那张熟悉的脸渐渐隐没在晨曦里。放下手时,心仿佛空了一个角落。

符兄,你可要遵守约定,赶快来信啊。

符家是富商,符承是符家的第二个儿子,也是家中年龄最小的一个。他有个哥哥,但出生不久后就得了风寒夭折了。有两个姐姐,大姐嫁给了当地县令之子,二姐也嫁给了商人,并在符家所在的云州开了今夕楼茶楼。后来符承说要去京城发展,他只身一人来到京城,娶了何氏,又成功开了何夕阁。

虽富,符家请的佣人并不多。何氏与符承秉持节俭之风,生活从来不奢侈。符家多的东西是书和字画。书多,可以为后代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而字画则是因为符承个人喜好了。

前不久,符家大部分侍女就被符承放回各自家里探亲去了,只留了厨娘林姐、云嬷嬷、手下阿郁和仆人子舟。原本就空了的家又走了个符原,显得更空落了。

还好,今日侍女们都陆陆续续回来了,符家又热闹了起来。

符承、香茗和云嬷嬷正陪着符思、符箫两姐妹玩时,阿郁突然,叩门告诉符承说,何氏的妹妹,何家最小的孩子何瑶筝来拜访符承。

何瑶筝同姐姐何氏何瑶琴一样,是个温婉且善解人意的女子。她面容姣好,还未出嫁。

“瑶筝来啦。”符承与何瑶筝互相行了礼,招呼香茗去沏茶。

“阿莫被牧将军召到边疆学武去了。”符承抱了符思在腿上,为她整了整衣服,又把她放在地上铺着的软垫上,“那小姑娘是琴儿…咳,出生在春天。”

他指的是符箫。

何瑶筝听出了符承话里的停顿,微红了眼眶:“我今日是特地来看看她的,她…叫什么?”

“符箫,小名璇玑。”符承笑着揉了揉符箫的头发,“阿莫与我想的名字不谋而合,琴儿又喜欢箫,就取名箫了。璇玑是琴儿早就定好的小名,她很喜欢璇玑图,还说如果是男孩儿就叫玄机。你叫她阿璇就好。”

“姐姐很喜欢箫。”何瑶筝微笑着蹲下来看符箫。半晌,她起身,坐回椅子上拭了拭眼泪,“很像姐姐,阿瑾阿莫像你。”

符承端起茶杯喝了口茶:“这样也好。”

何瑶筝也抿了口茶,突然亮了眼睛:“这茶好啊,我去年在云州的今夕楼喝到过这种茶。”

“是我姐姐开的茶楼。”符承笑着说,“你若喜欢,我送你些罢。”

“不用不用。”何瑶筝忙摆了摆手,“我当初带了些回京城。说起送东西,我给阿瑾阿璇做了些新衣裳。”她唤在一旁的侍女流云,“流云,去把带来的东西拿来。”

流云应了一声,出房门没一会儿,就拎着一只小箱子进来了。

何瑶筝接过箱子,放到桌上,打开。

箱子被分成两格,大概分别是给符思和符箫的衣服。

“左边的给阿璇,右边的给阿瑾。”何瑶筝给符承指了一下,抱起符箫,拿出一顶软帽戴在符箫头上。

小符箫不知发生了什么事,茫然地眨着眼看着何瑶筝给她戴帽子。见何瑶筝给她戴好后在打量她,她笑起来伸出手去触何瑶筝的脸。

何瑶筝任由符箫抚摸她的脸,温柔地捏了捏她的脸。

然而他们都不知道,奇妙的缘分的丝线正在悄悄绕起。

彻州,牧府。

符原正坐在书案旁给慕桑写信,字迹有些幼稚,却能从一笔一画中看出些书法风范。

“慕小弟,我到边疆了,见到牧婉妹妹喽。她很安静,不吵不闹,我觉得还可以。你爹没有强迫你去和那些纨绔子弟交往吧?”

牧府中的景色其实不赖。符原住的屋子前方是个大池塘,种了些荷花,现在凋谢的快差不多了,只剩了还没枯萎的荷叶和一些莲蓬。池边池中都有太湖石堆砌成的假山,姿态优美,池中还修了座石桥,扶栏雕的是梅兰竹菊四君子,分别在两侧。池东岸种了三四棵垂柳,袅袅挪挪,轻盈灵动。他的屋外还种了一棵挺大的香樟树,摇着一树葱茏,投下一地阴影,去了不少暑气。

可终究是位于边疆的彻州的牧府,京城符家相比虽气派了很多,但与云州符府相比还是学了许多柔美婉约,多了几分刚毅。

第一次离家这么远,符原这才体会到诗中的思乡之情到底是何了。

彻州的一切他都不熟悉,到了牧府的体会便是深深的无助,还有一点害怕。再待了些日子,稍稍对彻州有了些了解,当初的心情便转变为了对家乡一切的思念。

家乡的样子是会在梦里浮现的,只是辗转反侧也难眠。

他把写给慕桑的信折好,塞进信封里。想了想,他又拿过一张纸,拿笔蘸饱墨,然后在砚台边揩了揩。

“父亲亲启:儿符原已到彻州,一切安好,父亲不必挂念…”

他才写到一半,仆人叩了叩他的房门,试探着道:“符公子?符公子?”

符原停笔,侧头问:“何事?”

“京城来信,应该是令尊。”仆人递上一个信封。

那封信上的笔记符原再熟悉不过。他接过信封,向仆人道了谢,便迫不及待地拆开了信。

才读了开头,符原的眼睛就亮了:“父亲打算之后娶筝姨,可真是太好了,阿瑾阿璇不用孤单了!”

在靖国,丧妻一周年后可再娶,不过想不想续弦在于丈夫本人。

他也总算可以放心了。

上一章 002 奇事(上) 寻约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