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本小说网 > 现代小说 > 重生九零,我只想暴富
本书标签: 现代 

第103章文公

重生九零,我只想暴富

“喏,喏!”户部尚书只得硬着头皮应下此事。

实则侵占良田,良民为奴之事之所以能常有发生且难以统计。

最本质的原因便是这红白契的问题。

大昭有法令,开荒的田地,三年免税。

但三年以后就需要缴纳税收了。

很多百姓在里正处获取了白契,就在十里八乡的范围内具备了田地的所有权。

为了规避朝廷税收,有的田地满三年以后也不愿意去县衙办理红契。

这部分,是属于平民的贪。

也正是因为他们的贪和无知,才会让已经开好的田地在县衙以及整个户部的田地管理部门中没有登记信息。

这样的情况下,每年的工部屯田,每三年的科举和官员评估调任升迁中,都是从下往上来报数据的。

这就导致会有地主和县衙,里正进行暗地里对接。

例如这一个村子一共有六百号人,九百亩地,其中只有一百八十亩是造册的。

那地主就与里正去找这个村里办了红契的人,以远高于市场价的价格将这一百八十亩买下。

但实际上,他从县衙办理的红契,却是整个村子周边一千五百亩。

这样一来,他只需要花很少的钱,大量的免税,就能让这一个村子的地都变成他的,且这些人都成为佃户长工,从种自己的地,变成了种别人的地。

而当这一千五百亩地即将到达缴纳税收的时候时,他们便会捧着金银直接去租举人和官员的禄田。

再以租下来的禄田和食邑户数,将良民变成奴仆进行买卖。

这种情况具备的可行性非常大,所以真正让户部来做清楚这里面的数据,难度同样也很大。

但此时这个数据上的出入已经清清楚楚落于纸上,再也不是捣捣浆糊就能捣过去的事。

如果一定要有人对这个数据付出代价,那么户部定然是首当其冲无可推卸的。

也正是因此,户部尚书哪怕难的眼睛都红了,却也无法拿自己家族的身家性命来为他人承担后果。

也正是因着这种情况的普遍性,所以每一个村子或宗族,都希望能出考官的读书人。

这样一来,他们村子里的地可以直接以宗族的名义租给官员,甚至可以去侵占周边村子的地。

很多类似于曾峰这样平民出身的官员也正是因为这个本质原因而被家族拖累难以寸进。

久而久之,便有了千里为官只为财。

“陛下,文公觐见。”云海传话道。

“宣!摆案。”徐轩胤道。

“喏!”云海应声后出了殿门,宣文大学士觐见,而后安排福禄寿喜入殿摆案。

“给陛下请安!”文大学士一进殿,便见尚书省不仅三位尚书在此,工部连五品侍郎都破格入了御书房。

而他的宝贝闺女则是端坐门下省记录和拟旨的坐席之首。

“文工免礼,赐座。”徐轩胤起身道。

“谢陛下。”文大学士待徐轩胤下了主位,坐到了新摆的案前主位后,便在侧对面的客位坐了下来。

“皇叔也坐吧!”徐轩胤对瑞王爷道。

“谢陛下!”瑞王爷是徐轩胤的亲叔叔,与先帝乃是同胞。

礼部四司分别掌管仪制,祭祀,科举和外交,其中仪制涉及到分封,祭祀涉及到宗亲,是以这礼部尚书之职一直都是姓徐的。

当初徐轩胤在六部学习时,也曾在礼部学过一个阶段,当时就是跟着瑞王才于翰林院认识了德妃。

是以要给德妃分封为一品昭德夫人一事,于公于私,他都需要瑞王的支持和协理。

只这会儿文大学士过来后再谈的是,便也已与分封无关,而是要讲科举和官学之事。

说的是官学之事,徐轩胤却并没有屏退户部尚书,而是直接开口道:“人才乃国之本,朕有意重新梳理考学之事。”

“不知陛下认为此事应当如何重理?”文大学士问道。

“于县学增加明经,以里为单位覆盖蒙学。”徐轩胤道。

“这……”文大学士有些犹豫着不知该如何开口。

目前,国子监是大昭第一学府,在这里学习的都是还没有考取进士的举人。

往下就是八个府学,在里面学习的则是已经考取秀才功名,但还没有考到举人的学子。

而后就是县学,招收的学子有的已经考取了童生,但在考秀才时落了绑,但大多数都是没有考取童生的,其中不乏家境比较好的蒙童。

县级单位,便是目前官员编制内的最小单位了。

若说镇上有没有蒙学,那也是有的,但都不在编制中造册,大多都是童生或者秀才到了年纪感觉大考无望后,便回乡收上几个学生维持生计。

若说以里为单位建造蒙学,讲真,除了阳城以外,其他七个城池都是做不到的。

而做不到的本质原因也简单:没有统一的管理编制,也没有钱。

“此事,便是由皇叔这边与文工商议出章程来。

统计秀才功名的学子,统一配置到蒙学和里正岗位,年奉粗细粮食各六石,从九品。

所需建造的房屋,配备的桌椅和教案,则协同工部一起估算办理。

四岁以上孩童,不论男女户籍,必须入学三年。

每年每人缴纳两担粮食以做学资。”

说到这,徐轩胤又点了点户部尚书道:“学资缴纳的粮食,于秋后缴纳税收时进行免除。”

“喏!”户部尚书闻言头都大了,倒也真是不敢反驳。

至于具体怎么做,则是由门下省记录好所有交谈内容后进行整理,而后拟订草案给徐轩胤看过之后拟旨发给中书省确认下发。

这样各部再通过正式下发的文书商量对策和流程之后反应问题,反馈结果。

“里正也都统一外派?”瑞王问道。

从九品的官员并非没有,类似于官道上的驿丞,亦是属于礼部鸿胪寺下辖。

只是里正这种职务,以往都是各地村里推举识字的,德高望重的人来做,从来也没有下派过。

“官商之事,这县衙里正也都脱不开罪责。”徐轩胤将数据递给文大学士道。

上一章 第102章共享的神经元 重生九零,我只想暴富最新章节 下一章 第104章大善